• 【我在擦/吃維A酸,可以用XX保養品嗎?】

    【我在擦/吃維A酸,可以用XX保養品嗎?】 2018.01.24

    粉刺痘痘患者,究竟有多少人正與「維A酸朝夕相處」?
    我們看下這個統計數據,大概就不感驚訝了吧!
    這是美國的痤瘡用藥排行榜,時間在記錄歷史、時間更在見證醫師用藥的態度。



    2011年,手段「相對溫和」的水楊酸、過氧化苯甲醯、壬二酸(俗稱杜鵑花酸),還讓醫師有意願做為第一線的痤瘡治療藥物使用,醫師願意跟患者一起以溫和漸進的方式改善痤瘡,真不行,才開使用抗生素、荷爾蒙、類固醇、維A酸等手段來介入。

    但到了2013年,才兩年的時間,前十名的用藥,「相對溫和的三個」已經不再被醫師青睞了,取而代之的是抗生素,第1到第6名,都是抗生素!接著是荷爾蒙7與8。而當你不能接受抗生素與荷爾蒙時,下一個選項是9與10的維A酸。

    然後,在2014年8月,就看到「治療青春痘的抗生素,抗藥性比例攀升3倍」這樣的研究統計數據,發表在媒體。
    說明到:
    抗生素抗藥性發生率攀升。過去20年間,由20%攀升到超過60%,增幅達3倍。
    長期使用抗生素,恐因產生抗藥性,致使治療無效,也可能出現腸胃不適、光敏感、黑藍色素沉澱、白帶增加等副作用。

    所以呢?保守的醫師,或因患者的質疑與顧忌,而走回「維A酸」路線。
    在台灣維A酸是多數醫師專家所認為理想的「青春痘與粉刺,第一線用藥」。這背景原因,還包括台灣的健保可給付青春痘門診開A酸藥膏,所以,民眾會要求醫師不開自費藥,也就是認為青春痘看病拿藥只需付掛號費,不需額外給錢。這都是促使維A酸大流行,到處聽到在擦或吃維A酸的粉刺痘痘族。

    以上觀察與解讀,或許有些皮膚科醫師覺得不完善,所以,鄭重表示,這是我個人的觀點。

    醫師開不開維A酸、消費者自己愛買維A酸來擦,關化妝品什麼事?因為~ 化妝品業者,最常遇到問「產品會不會相剋」的兩種人,第一種就是擦或吃維A酸的人;第二種則是孕婦。

    孕婦的擔心,很容易理解,就是為腹中胎兒的安全著想。化妝品業者,對孕婦不宜的產品與成分,輪廓是比較清晰的,可以具體建議孕婦,或者清楚告知避免掉哪些成分的使用。

    但對吃或擦維A酸的人,業者還真的無以應對,不知該建議什麼不能碰、什麼可以用!

    為什麼這麼怕給維A酸使用人建議呢?
    因為正在與維A酸接觸者的皮膚,通常處在偏薄、乾燥、易敏的狀態。這種皮膚,發生「用什麼都不對」「用什麼都刺激」的機率偏高。
    所以,品牌顧問要是聽到「你正在擦或吃維A酸」,就會提高警覺,你用的他們的產品之後,「售後服務(爭議)」會是個頭痛的功課。

    持平的說,業者與維A酸的使用者,應該要有以下的共識:
    (1) 維A酸,不論第幾代,不論吃或擦。都跟皮膚的狀態,變得角質層偏薄、乾燥緊繃、脆弱易敏,有必然的關連。
    (2) 維A酸,跟保養品的任何成分,都搭不上關係。談不上交互抵銷作用、共鳴激發出具毒性物質、也無須要特別迴避維A酸的成分….….。
    (3) 說實話,維A酸的副作用一籮筐,特別是還會有「反彈爆痘」的現象!在品牌沒有把握,能取得顧客良好互信的前提下,保養品牌多選擇明哲自保,先跟A酸劃清界線,建議「正在跟維A酸談戀愛的人」,不要腳踏兩條船!
    因為翻船的時候,顧客不會去責怪醫師開了維A酸,但會怪罪品牌的保養品讓臉過敏變嚴重。
    (4) 如果你是明辨事理的維A酸使用人,那就不用擔心維A酸會跟保養品成分打架。如果你屬於糊裡糊塗的人,建議乖乖聽醫師的話,這樣有問題,醫師才願意幫你想辦法。
    (5) 對於維A酸使用期間的皮膚,防曬、保濕、防護做好,以及留意維A酸本身具光敏性所引發的過敏反應,盡量晚上擦就好。保養品,美白、抗氧化、抗痘、保濕、抗發炎等等,都可放心的用!
    (6) 維A酸類雖然已經從第一代效果最好但刺激性最大的Tretinoin,發展到第二代Isotretinoin 與第三代Adapalene。刺激性越來越低了,但改善的速度變慢,看到效果的時間也跟著拉長了。一般,最快最快,也要使用了1個月之後,才會有可觀察感覺的到的效果(約百分之十的改善效果),外用持續時間通常需要4~6個月才會有好的效果,8~10個月,可以達到80%的療效。
    這說明瞭,使用維A酸,要有效,也是一場馬拉松式的長跑賽,半途而廢,前功盡棄。
    (7) 粉刺痘痘患者,不求助藥物,而改選擇保養品來改善時,更要有合理的效果認知與期待。維A酸的「好效果」得持之以恆的用半年,才能有感覺。真的不要為難「抗痘保養品」,短短一兩星期,甚至只擦幾天,就認為效果不好或者更嚴重,對著業者又吵又鬧。
    (8) 作為保養品業者,必須「謙卑理解到保養品不是藥」,不宜標榜「快速解決改善粉刺痘痘問題」。必須小心與顧客應對,避免客戶的對效果的錯誤認知,是因為產品行銷語言誤導產生的。




    1.本站文章著作權,屬【張麗卿技術顧問有限公司】所有。
    2.引用文章需註明【作者:張麗卿老師】、【出處:本文章之對應網址】,並且【不得改變本著作之內容】。
    3.引用文章,需先獲得本公司【書面同意】與【授權】。(敬請參考【張麗卿技術顧問有限公司著作授權辦法】
    4.未依上述(2)(3)程序刊登文章,將依【侵犯著作權法】,螢幕拍照後,逕行告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