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【面膜好壞知多少?】

    【面膜好壞知多少?】 2018.12.10

    面膜,特別是片狀面貼膜,是消費者的最愛,銷量的最大宗。所以,有關面膜的討論與熱議特別多。
    因為立場不同,關注的問題也不同。

    譬如:消費者關心「直觀的使用感」。關注點集中在保濕感、用後的膚感、面膜材質使用的愉悅感。對於安全,頂多就是不接受敷了會刺會過敏,或者不想看到含有那些網路上罵翻了的防腐劑。

    譬如:品牌商關心「面膜材質與成分,有沒有特色、有沒有新鮮感、有沒有競爭優勢。長期效果不重要,但立即保濕一定要有、不能有熱辣刺痛等反應、不能有消費者不接受的防腐劑」。

    譬如:生產端關心「面膜材質有沒有帶菌、容易長菌否、防腐容易否、生產工藝方不方便、面膜材質與精華液相不相容、如何克服防腐劑刺激皮膚的問題」。

    大家都想找到滿足需求的答案。但消費者的最愛,不等於真的對皮膚最好。品牌商的最愛,不過是具備最好賣最有利潤且最被消費者喜愛的面膜。生產端的最愛,不過是面膜材質穩定、生產工藝可控制、有利潤能賺錢的面膜。

    大家應該能明瞭,從大眾媒體(主要是網路)、從品牌釋放(直/間接透過新聞稿、記者、網紅、官方網站)所獲得的面膜資訊,多屬經過品牌行銷包裝過的、至少也是面膜材料供應商行銷包裝過的。這種包裝過的資訊,是非透明的、叫人霧裡看花的,目的就是創造吸引、挑逗購買懸念!
    譬如:超導膜、水導膜、水凝膜、微導棉、天絲棉、羽絲縷等等,每一種都說是創新技術,可你知道這是真的有價值的技術?或者是「噱頭」?或者是「人造詞」?或者是「商標語」?
    而這些看起來很具科技感的面膜命名,究竟是些什麼材料?你知道真有價值嗎?

    還原「面貼膜的材質」
    面貼膜有兩種,一種是看的到「細長纖維」的不織布(或稱無紡布)
    原始材料有:天然取源的木漿纖維、棉花棉絨、嫘縈(木漿再生纖維)、蠶絲。人造合成取源的聚酯纖維、彈性纖維。
    這些材料,可以透過製造工藝,譬如以化學溶劑溶解、脫色、抽絲後,再以針軋(金屬針)、水刺(水針)、三維度組合的方式,形成布狀膜。

    漂亮名稱的超導棉、水導棉、微導棉、天絲棉、羽絲縷等,都是這類材質加上面膜成型工藝做出來的。
    這類面膜的護膚價值,關鍵點還是在「精華液」,材質所佔的重要性是偏低的。

    另一種是看不到「細長纖維」的水膠,為透明到半透明的凍膜樣貌。
    原始材料有:細菌纖維素(Bacterial Cellulose)、水凝膠(Hydrogel)、海藻酸鈉(Sodium Alginate)。
    這些材料要成型為凍膜樣,須要較高的技術。
    譬如:細菌纖維素的培養,影響到生物纖維面膜的厚薄與勻稱度。
    譬如:水膠成型的控制,影響到水凝膜的厚薄、柔軟度。
    譬如:海藻酸鈉與氯化鈣、幾丁多醣的配比與操作控制,影響到多醣體水凝膜的厚薄與彈性度。

    這類面膜的價值,在氣密度,提高精華液對皮膚的滲入性。其中前兩者的價值,還是要靠精華液來支撐,我只能說,這是很好的覆蓋材料。最後者則是一種乾式水凝膜,精華液本身已經在水凝膜成型的組成裡了。
    敷了面膜之後,究竟需不須要洗掉?
    這原本不是問題,但卻讓很多人糾結。一份透過問卷的調查報告指出,使用面貼膜的人,確實有47%的人,用完後會去洗臉理由是「認為不洗掉會阻塞毛孔或影響後續保養成分的吸收」

    我教育面膜使用者,是以觀念來引導的。
    如果這片面膜品質很差、敷了不洗掉會過敏、長久使用下來也不見皮膚有任何長進,那這種面膜,敷完就去洗掉吧!(其實,這是在提醒你,你用的是一片不值得你冒險跟投資的面膜,敷它純粹是滿足跟風敷臉的虛榮心,對皮膚毫無益處,洗掉比較保險。)。
    但如果這是片有品質有護膚價值的面膜,請讓好不容易吸附在皮膚表淺層的精華液,留駐在臉上的皮膚足夠久吧!洗了,就一切歸零了。




    1.本站文章著作權,屬【張麗卿技術顧問有限公司】所有。
    2.引用文章需註明【作者:張麗卿老師】、【出處:本文章之對應網址】,並且【不得改變本著作之內容】。
    3.引用文章,需先獲得本公司【書面同意】與【授權】。(敬請參考【張麗卿技術顧問有限公司著作授權辦法】
    4.未依上述(2)(3)程序刊登文章,將依【侵犯著作權法】,螢幕拍照後,逕行告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