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【保養品的護膚成分越多越好嗎?】(續集)

    【保養品的護膚成分越多越好嗎?】


    複方基質的概念

          複方原料,例如被原料商取名為Emulgade CM,它的真實組成為Ceteth-20 / Ceteth-12 / Cetyl isononanoate / Cetearyl alcohol / Glyceryl stearate / Cetyl palmitate / Glycerin,共7種成分。

          以前,化妝品工廠,必須分別購買這7種原料,分別品管這7種原料的品質。生產時絕對是分別秤重七次,分別加入製造鍋中。

          但現在只要買Emulgade CM一種原料,就已經包含這7種原料了。所以,品管時,只要確認Emulgade CM的品質。

          類似概念的複方原料,像是Novemer EC-1,它的真實組成為Acrylates / Acrylamide copolymer / Mineral oil / Polysorbate-85,共4種成分。

          如果一瓶乳霜,使用了Emulgade CM及Novemer EC-1在配方中,那麼依照國際規範化妝品全成分標示,這瓶乳霜的全成分欄,就會出現7+4=11種的成分。全成分標示不容許成分欄標示:Emulgade CM、Novemer EC-1。

          當化妝品工廠採用的是複方原料時,對原料安全性、有效性、穩定性等等的品質評估,就改為以「複方原料」為品管的標的。例如,貼布試驗,不是個別貼11種原料去追蹤,而是個別貼Emulgade CM、Novemer EC-1去追蹤。

          這就是我所謂的這時候「分開」11種去看它們的刺激性或安全指數,已經沒有絕對指標意義了。

          那這種複方原料,會不會犯了把好的、不好的原料混在一起的錯?答案是:那當然。這也會有一粒屎,壞一鍋粥的問題。所謂「商業化」的複方基質,需要照顧的不是超溫和超低敏,而是能否讓配方安定、營造出來的質地觸感有沒有商業賣相、原料價位是否具競爭優勢…。

          所以,還是有不少品牌,喜歡忠於原味的逐一過濾篩選品管單一成分的原料,不厭其煩的確認品質,掌控哪些成分要加、哪些成分不加的決定權。

          而會遵循「古法」的品牌,並不等於是比較堅持品質的品牌,它的情況很極端~~

          有可能是一個傳統、不吸收新資訊、不願意提升配方、不敢改一個老舊但至少絕對有把握穩定的配方。老工廠以不變應萬變的方式存活(偏多)。

          有可能是一個訴求天然、有機的品牌,因為不能跟過於合成的原料、不符合訴求的原料沾上邊,而選擇靠邊站。

          有可能是醫療級品牌,設定的使用族群是敏感性肌膚、挑戰問題肌膚,那就得確確實實的把關每一個單一原料。

          當然也有可能是一個懷有理想、配方能力相當強的公司,不需要過度借重商業化的複方原料,用簡單的配方組合,達成配方目的的工廠啦(偏少)。




    1.本站文章著作權,屬【張麗卿技術顧問有限公司】所有。
    2.引用文章需註明【作者:張麗卿老師】、【出處:本文章之對應網址】,並且【不得改變本著作之內容】。
    3.引用文章,需先獲得本公司【書面同意】與【授權】。(敬請參考【張麗卿技術顧問有限公司著作授權辦法】
    4.未依上述(2)(3)程序刊登文章,將依【侵犯著作權法】,螢幕拍照後,逕行告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