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戶名請填寫真實姓名
請提供你的私人手機號碼
一杯水可以決定什麼?植物油沈下去?礦物油浮上來?一張衛生紙,決定滲透性? 這種「眼見為信」的有力震撼性實驗,在網路、實體報紙與電視購物台時有所見聞,也一直不斷的上映中,但這些究竟能代表什麼?
矽靈在台灣,應該可以說是完全失去了民心!大部份的人都會被引導到「討論矽靈不好」的胡同裡,而在討論矽靈這個成分安不安全時,可能未思索到廠商加入矽靈,到底要提供什麼服務?少了矽靈是否還是你能接受的洗髮精嗎?加了矽靈只是為了商業利益,不顧商業道德嗎?
套句話說:「粉體出現在乳霜中,有那麼嚴重嗎?」 誰說乳霜中含有粉體,就等於會「阻塞毛孔」? 難道知名品牌比消費者外行,不知道粉會塞毛孔嗎? 難道國際品牌的配方研發人員,腦袋秀逗,不懂得粉會塞毛孔? 還是品牌真的喪盡天良,只管賣錢,不管後果? 我們來理清楚說明白吧...
有人說:『寬口瓶是最容易受到污染、最不適合裝保養品的包裝。』是真的嗎?如果是真的,那為什麼絕大多數的品牌,要採用這樣的方式包裝?
很多品牌特愛標示添加物的濃度,用以表達高濃度,暗示更有效果、更物超所值。 化妝品有哪些成分被規定「必須」把添加濃度標示在盒身或說明書上? 而非官方規定的標示,其真實性是有爭議的
效果越明顯的保養品,一但停用,肌膚會變得更差?肌膚對保養品似乎會有倦怠期,所以要常換保養品?習慣使用某些保養品(或成分)會造成肌膚依賴症?化妝品裡的色素會導致長斑及暗沉?有關使用保養品效果的小煩惱,讓我們來為你解答!
在胜肽保養品滿天飛,高檔保養品必須含有胜肽才是王道的今日,對一般消費者來說,已經被灌迷湯到分不清「究竟幾歲該用胜肽?什麼情況得用胜肽?」甚至認為「含有十種胜肽,才賣XX元而已,好划算!」(電視購物的伎倆),有人還擔心,要是太早太年輕就用胜肽,會不會老一點的時候,找不到更高檔、威力更強的保養品來使用啊?
保養品中添加「黃金箔」是看得到的,其價值可以用「歷史實證」去推演。保養品中添加「奈米金」則是看不到的,價值必須「暫時」透過「科學」去解釋。也許,這一世紀的我們,可以為下一世紀的人,見證奈米金的價值